欢迎访问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院、出版学院)!

学院概况

college overview

研究所中心概览


  • 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点击链接)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是依托于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以及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三个博士点,按照科研体制改革的精神,重新规划研究方向,实行人员优化组合,面向全国招聘人才而组建的新型研究机构。
我校的俗文化研究一贯具有优势。项楚的变文、歌辞、白话诗研究,其卓越成就为国内外所公认。其《敦煌文学丛考》获原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科一等奖,《王梵志诗校注》获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科一等奖。周裕锴的俗文学和禅宗偈颂研究,在海内外学术界也很有影响,其《宋代诗学通论》获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科二等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三等奖。俞理明教授、雷汉卿教授、张勇教授等也曾获四川省政府优秀科研成果奖。此外,近10年来,两个博士点的青年科研人员开拓了民间信仰研究领域,发展势头迅猛,取得很大成绩。1999年6月,根据科研体制改革的精神,由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三个学科点对原有研究方向重新规划,对原有学术力量实施优化组合,建成了本所。并邀请国内名牌大学的杰出教授加盟,实现强强联合,如清华大学的王小盾教授、浙江大学的张涌泉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的董志翘教授皆是学坛翘楚。目前全所科研人员少而精,大都承担着本领域的国家或部省级项目,整体力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 汉语言文学研究所

成立于 1981  年,本所在汉语史、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文学人类学等方面研究成果突出,郭沫若研究、中国现当代诗歌和散文的研究亦蜚声海内外。其与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文系合办并具体承办的学术期刊《中外文化与文论》自  1996 年出版以来,在海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研究所目前承担有国家、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10 余项,所长冯宪光。

  • 汉语史研究所

成立于 1990 年。含汉语史、文字学、汉语辞书 3  个研究方向,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是其主要研究方向,在全国高校中居领先地位。近年来,该所创建并不断健全了"中古汉语语料、资料库"。研究所名誉所长张永言教授,现任所长为俞理明教授,成员有张永言、赵振铎、向熹、蒋宗福、雷汉卿、杨文全、杨光荣等教授。

  •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成立于 1998 年,主要研究比较诗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外文学关系。主要成员有曹顺庆、杨武能、赵毅衡、徐新建、王晓路等学者,所长为曹顺庆教授。

  • 文学艺术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涉及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艺术理论与文化产业系、影视剧创作与制作中心等。
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在艺术美学、中国古代艺术史、艺术人类学、艺术符号学、艺术文化设计等方向上形成了丰富的学术积淀和鲜明的自身特色,近五年来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在国内艺术学领域权威期刊《文艺研究》发表论文12篇,国际A&HCI检索论文数篇。此外,本学科学者不仅先后获11项国家专利授权和2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还多次参与金沙博物馆、成都宽窄巷子等全国知名的重要文化艺术产业策划。现任主任为曹顺庆教授。

  • 新闻传播研究所

成立于 1994 年 12 月,其学术特色重在研究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和新闻史方面的实际问题,紧密为新闻实际工作服务并在报业研究方面颇具特色。首任所长邱沛篁教授,现任所长欧阳宏生教授。

  • 广播电视研究所

成立于 1995 年。该所所为高校师生科研、实践作品成果提供及时发表、出版的机会,在“教学、科研、实践”上开创了一条社会与高校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新路子。现任所长为蔡尚伟教授。

  • 文化传播研究中心

创办于2003年12月,是集研究、咨询、培训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活动于一体的学术机构。中心的宗旨在于综合发挥四川大学的学科优势,联合国内外有关学术力量,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面向地方与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和创新性的文化研究。承担国内外重大科研项目、接受地方委托决策咨询任务、培养和培训有关专门人才。中心以四川大学为依托,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由高校优秀管理专家、政府职能部门、科研院所研究人员以及企业共同参与,以自觉推动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文化传播为己任,致力于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与合作。现任所长王炎龙副教授。

  • 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成立于2004年,是四川大学所属的从事文化传播与文化产业基础理论、应用理论、管理决策理论研究的跨学科、跨院所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中心的宗旨是发挥各学科综合优势,深入研究世界文化产业特别是亚太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走向,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思路与方案,提供有关决策咨询服务,培养和培训有关专门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现任主任为蔡尚伟教授。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舆情与信息传播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依托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科为四川省重点一级学科优势,结合前期在舆论与传播研究的研究积累与成果,整合四川大学新媒体研究所、跨媒体研究所等机构的基础上,于2013年成立并获批为省重点研究基地。成立以来,在坚实的专业基础上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与社会学、心理学、文学、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等相关学科交叉渗透,并不断深化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媒体以及IT类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形成了社会舆情研判与舆论引导、信息传播与社会治理两个主要研究方向。
依托这两个方向,中心老中青三代学者不断探索新文科背景下的学科交叉与创新突破,近年来形成了网络舆论研究(蒋晓丽、陈华明等领衔)、网络人际传播效果研究(张放、蒋忠波等领衔)、传播符号学研究(赵毅衡、胡易容等领衔)、媒介社会学研究(黄顺铭、徐沛等领衔)、美丽中国与传媒文化产业管理研究(蔡尚伟、王炎龙等领衔)等特色鲜明的支撑研究领域。中心现有校内外研究人员50余人,其中校内研究人员20余人,包含多名高层次人才。
中心以建设开放式协同创新高端智库为驱动,坚持技术和学科交叉引领,秉承“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念,经过近几年在推动学科融合、推进课题研究、强化人才培养、开展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建设与发展,初步实现了“搭建一流平台,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的目标。中心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为目标,参与地方舆情智库建设,培养高层次舆情治理人才,协同相关部门加强网络舆情研判,以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推动新闻传播改革发展。
面向未来,中心致力于打造舆论引导与社会治理领域的高端智库,力争建设成为国家级基地。结合学科基础和独特的地缘优势,中心将进一步聚焦西部重大网络舆论与现代信息传播体系的研究,为全国提供区域性舆情治理范本;进一步推进国际传播背景下中国符号化叙事传播理论的创新,科学回答百年大变局下国家形象塑造与国际传播的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 腾讯新媒体研究所

2009年5月成立,是四川大学与著名IT公司、新媒体腾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研究机构,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新媒体的社会影响,依靠新媒体有效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策略等。现任所长为蒋晓丽教授。

  • 娇子创意产业研究所

研究所是整合四川大学校外内从事文化产业、广告营销及品牌传播以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学术力量和专家队伍,进行创意产业研究、相关学术交流、组织合作攻关的高校学者与行业专家自由结合型的非正式编制的研究机构,也是发展四川大学对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兴创意产业进行适时观察与研究的机构。现任所长为杨效宏教授。

研究所的基本任务:适时观察和注视当前正在蓬勃发展的我国创意产业的动态、尤其是我国在产业领域的创新理念、创新人才和创新模式的最新进展,并依此建立创意产业文献资料和信息档案库。同时寻求与产业领域企事业单位和组织的合作,进行相关方面的科研课题和组织学术活动。

本所中长期目标是加强与产业领域内相关企事业单位与组织的合作,进行产业创新理念与实施效果的研究和创意人才的研究与评估等专业学术活动。今后的目标为扩展国家级或省部级研究课题立项,召开有国内外同行学者参加的学术讨论会,加强与国内外创意产业领域研究机构学术联系与交流,创办学术刊物或专业网站,逐步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在创意产业领域的研究基地。

研究所的任务方向:为政府提供创意产业的政策咨询;为创意产业企业提供市场策略咨询;为创意产业市场发展提供前瞻性的研究;为创意产业提供原创性的内容及成果。

2008年12月创立,隶属于光身直播下载,由赵毅衡教授主持。该研究所系统把符号学方法扩展至传媒学、文化研究、叙述研究,以及中国典籍研究,拓宽了符号学运动的封面。

  • 出版专业辑刊《符号与传媒》(Signs&Media)

  • 建立网站“符号学论坛”,编辑电子刊物《符号学-传媒学研究动态》

  • 编辑《符号学丛书》、《符号学开拓丛书》

  • 出版《当代符号学译丛》

  • 开设符号学与符号叙述学课程,并招收硕博士